78小说网 > 香港之我是太子 > 0046盐场

0046盐场

78小说网 www.778xs.com,最快更新香港之我是太子 !

    经过和广东巡抚董用奎的详谈,王康了解到,在广东还真有自己需要的人才。

    煮盐的人就不说了,这儿毕竟靠海,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多。

    火器工匠居然也有不少人,这都是因为广东水师提督孙吉善。

    他非常热衷于火器,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火器维修所。

    这个火器维修所正好便宜王康,以他皇子的身份,相信就算孙吉善再不乐意,也只能乖乖的双手奉上。

    “董大人,谁是提督的那个维修所我要了,你回去给水师提督,打个招呼。

    当然,我也不白要他的,回头我会让京城给拨一些火枪火炮的。”

    广东巡抚董用奎当然不会为了区区一个火器维修所,而引起王康不满了。

    所以满口答应了下来,“是,十五阿哥,回头我就和孙大人说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,王康有和他商谈了一下,修建盐场和船厂的地方。

    广东巡抚董用奎也给王康了一个满意的答卷。

    这些地方他在得到消息的时候,已经在寻找了。

    现在地方早就找好了,就等着王康接收了。

    “非常好,董大人,你把煮盐的人给我多找一些。

    建好盐场以后我要用。”

    “是,十五阿哥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去看看你选的地方吧?”

    有广东巡抚董用奎在前面带路,王康带着一大群带刀侍卫跟着后面。

    走了大半个时辰,他们才到地方。

    王康轿上下来,发现这地方离码头并不太远,看来这个巡抚大人还真用心了。

    “董大人,你这个地方挑选得非常不错。

    你现在赶紧找来200人的农夫,人可以多不可以少,今天就开始修建盐场。”

    “是,十五阿哥,不过船厂冷不去桥了吗?”

    “先不用,明天再说。”

    王康打算把事情交代下去,先把盐场修好再说。

    还是地头蛇,办事方便,没多大功夫董用奎就带来了几百个农夫过来。

    王康指挥他们开始修建蒸发池和结晶池。

    这个年代可没有水泥可以用,只能用古老的方法,糯米水。

    一直忙到天黑,修建了四个池子。

    对于这样的工作效率,王康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
    他高兴之下,先把那些农夫的工钱给发了,每人二两银子。

    一直到盐场修建结束,可以,别以为这二两银子给少了。

    清朝的银子购买力还是非常不错的,一两银子就够一家四口过一个月了。

    况且修建盐厂也用不了那么长时间,最多也就1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部搞定了。

    不过,经过今天一天的忙碌,王康也发现了问题。

    那就是一到中午吃饭的时候,这些农夫全部要回家吃饭。

    因此耽搁了不少时间,王康准备明天招几个人,专业做饭。

    这样盐场的进度会增快不少。

    没送这些农夫离开,王康对身边的小东子说道:“小东子,盐场的事情,明天也开始你负责。

    还有明天准备几个人专业给这些农夫做饭,免费的,可别扣人家的工钱。

    而且不仅仅只是修建盐池,你还要修建几个放盐的仓库,工人住的房子也要盖几间。”

    “是,爷。”

    这些事情对于一个皇子的总管来说,小菜一碟儿。

    王康觉得自己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办了,毕竟他不能总让广东的一干官员围着他转。

    如果地方上真出了什么乱子,那他可真是全身是嘴也说不清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吃过晚饭,王康把自己对人长的要求全部写在了纸上。

    相信有了这些,就算自己不在,小东子也会处理好的。

    至于船厂的事情,王康可就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了。

    这还需要专业的人才。

    洗了个热水澡,王康就休息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刚刚吃过早饭,广东巡抚董永奎就来了。

    王康连饭后茶都不喝了,直接跟着董大人来到了船厂。

    满怀期待的心情,在看到船长的工匠时,只剩下满满的失望。

    只见这些工匠全部都是破衣烂衫,面黄肌瘦。

    王康脸色一冷,“董大人,这是怎么回事啊?

    这些工匠怎么都像是叫花子一样啊?”

    广东巡抚急忙解释道:“十五阿哥,您也知道咱们大清朝是禁海的吗?

    这船厂自然就没什么生意了,所以他们才会这样。”

    他要不说王康还真没想到这一茬,“唉,不对呀!

    现在广东这边不是还有很多海海商吗?

    他们难道就不用船吗?”

    “十五阿哥耶,既然朝廷都明令禁止了。

    那些海上自然不能明面上买砖了,他们都是私下里偷偷摸摸自己造的。

    ……”

    董用奎对这些事情知道的门清,但是他可不敢对这些海商下手。

    整个广东除了陈博文以外,别的人都有后台。

    上至皇亲国戚,下至地方大员,那是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绝对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巡抚可以动的。

    王康这时也想到他那便宜老子给他说的话,这些海上的背景非常复杂。

    能不碰他们,尽量不要碰他们。

    刚开始,王康对这些还不在意。

    可刚才听巡抚董用奎一说,才知道事情的复杂性。

    唉,现阶段还是自己好好的发展吧!

    等到自己兵马强壮的时候,收拾这些人还不是手到擒来。

    心情不好的王康把董用奎赶走了,然后他把船厂的工匠全部召集了起来。

    看到聚集起来的人,王康的心情更加恶劣了。

    老的胡子都白了,小的看着比他都小。

    收拾好心情,王康看着这群工匠,“你们这些人谁是头啊,站出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工匠们,你瞧瞧我,我瞧瞧你的。

    最后工匠中间走出一个唯一的老头,“小人就是这个船厂的管事儿。”

    王康看了看这个都能做他爷爷的老头儿,心里非常的不爽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,你今年贵庚啊?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这老头可能很少和当官的说话,有点紧张。

    说话的声音都有发颤,“小人今年58岁,名字叫做张大船。”

    不愧是造船的,连名字起的都这么清晰明了。

    经过一番了解,这个老头还真不是一般人。

    一家几代人都是造船工匠,他自己更是在这个船厂长大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老头更是个人才,他熟悉各个朝代船的建造。